登陆 注册 管理中心 行业·实名认证
首页 » 全部书籍列表 » 地质学  

 

中国煤层气成藏地质

作  者: 宋岩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版  次: 1 页  数: 186
字  数: 290000 包  装: 精装
I S B N: 9787030256 开  本: 16开
原  价: 55.00 访  问: 183
 
 
¥44.00 ¥55.00
 
¥44.00 ¥55.00
 
¥44.00 ¥55.00
 
 
书籍详情
   
书籍详情
  煤层气是一种以吸附态为主储集在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在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方面与常规天然气有很大的区别。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煤层气成藏演化过程与成藏机制;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理对比;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煤层气富集区评价和预测。本书针对目前国内外煤层气成藏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从煤层气藏的涵义、边界类型入手,再到富集区预测和评价,对煤层气藏的特征和成藏特点做了详尽的阐述,全书系统性强,内容丰富,是一本实用的煤层气地质理论著作。
本书适合煤层气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煤层气藏的涵义、边界及类型
第一节 煤层气藏的涵义及与常规气藏的差异
一、煤层气藏的涵义
二、煤层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的差异性对比
第二节 煤层气藏的边界及类型
一、煤层气藏边界
二、煤层气藏类型
第二章 煤层气成藏机制
第一节 煤层气成藏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吸附势理论
二、煤层气溶解分馏机理及应用
第二节 典型煤层气藏解剖
一、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机制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柳林地区煤层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机制
三、阜新盆地王营一刘家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机制
第三节 煤层气的成藏过程
一、煤层气的生成和吸附阶段
二、煤层的吸附能力增加阶段
三、煤层气的保存阶段
第四节 煤层气成藏模式
一、中高煤阶富集成藏模式
二、低煤阶有利煤层气成藏模式
第三章 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理对比及成藏有利条件分析
第一节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形成的气源条件对比
一、高煤阶煤层气成因
二、低煤阶煤层气成因
三、煤变质作用类型引起的煤层气成因差异
第二节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形成的储集条件对比
一、孔隙结构特征对比
二、渗透性特征对比
三、吸附性特征对比
第三节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形成的赋存状态对比
一、吸附煤层气
二、游离煤层气
三、溶解煤层气
四、储集气量
五、煤层气三态平衡
第四节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水文地质条件对比
一、水动力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二、高、低煤阶煤层气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节 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对比
第四章 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
第一节 构造演化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一、构造演化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机理和控制模式
二、构造演化对煤层气成藏控制实例分析与应用
第二节 水动力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一、滞流区富气机制与应用
二、径流区水对煤层气的破坏机制与应用
第三节 封闭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一、顶、底板及上覆有效厚度的封闭性
二、煤层气藏封闭条件实例分析
第四节 煤层气向斜富集规律
一、煤层气向斜富集的实例
二、煤层气向斜富集的机理
三、煤层气向斜富集规律的地质意义
第五章 煤层气富集区评价和预测
第一节 煤层气富集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煤层气富集区关键因素分析
二、煤层气富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煤层气富集区优选评价方法体系
一、煤层气富集区优选评价思路
二、煤层气富集区优选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煤层气富集区优选评价系统的应用
一、典型含煤层气盆地地质概况
二、典型实例——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三、典型盆地煤层气富集区优选结果
参考文献
关于Yatubbs - 广告服务 - 产品介绍 - 商务合作 - 团队建设 - 法律声明 - 留言报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12 YantuBBS.Com ALL Rights Rdserved. 皖ICP备07000714号
商务部:biz@yantubbs.com 编辑部:edit@yantubbs.com
总服务热线:0564-3680564 传真:0564-3288320 正常工作时间周一~周六8:30~17:30 (周日请邮件联系我们)
Powered by FFCMS Certificate Code @2009-2010 Total 0.109860(s) quer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