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047阅读
  • 9回复

[求助/请教]很有意思的桩基施工质量事故,请大家一起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hwuzhiwei
 

发帖
64
土币
525
威望
298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23
nm7;ieMfr  
在做工程试桩过程中,发现三根试桩的承载力分别为3600,2500,1800.离散型很大,没法采用,而且经验值这个承载力应该在4500以上,后来采取很多次措施来查找原因,请各位帮我们分析一下。 _(m't n>   
场地条件是:0-5m可塑-硬塑的粘土,5-10m硬塑粘土,10-14.7m硬塑粉质粘土,14.7-15.4残积土,15.4-19.6m强风化玄武岩,19.6m以下为中风化玄武岩 9Lh|DK,nV/  
勘察报告提到稳定地下水位在-5m左右,为基岩裂隙水。 *m%]zj0bo  
试桩为600mm灌注桩,入岩0.6m,采用旋挖工艺。施工过程中,钻至残积土后,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具有承压性质。施工单位将自造浆护壁,没有额外补充泥浆,成孔深度达到20.2m后,静置一段时间,量测沉渣达2m,再用钻头取渣清孔后,下设钢筋笼,约5个小时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充盈系数约1.17. y7KzW*>g :  
试桩出现问题后,采用钻芯法,试桩和锚桩均在13.6m或14.9m左右开始出现问题,上部混凝土完整,下部开始只有泥浆混碎石,发生掉钻,无法取芯,至桩底20.3m后可以取上来完整玄武岩。 2MA]jT  
请问这是什么问题导致下部桩身混凝土无法胶结? 6<0n *&  
初步的意见有两个:1.下部泥浆黏稠,施工单位导管可能没有下到孔底,导致泥浆与混凝土混合,下部混凝土无法胶结。 m]*Bx%-1c  
                  2.承压水头很高,灌注过程中,水力冲刷将水泥浆带走,所以都在残积土附近开始无法胶结。(水头稳定后,水流流速应该不大,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fw oQ' &  
                  3.存在地下水水平流动冲刷,没有补充泥浆护壁,不能隔断孔内泥浆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导致水泥浆被冲刷。 mAk{"65V  
请各位帮我们想一想?可能还有其它我们没发现的问题。谢谢! |*RYq2y  
c*d 9'}E  
公开开放  验证开放    普通栏目  需验证  已关闭    普通帖  热门帖  置顶帖  精华帖  锁定帖 jL)WPq!m+  
页面执行时间203毫秒 &R~n>>c  
©Copyright 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 版权所有 O4<g%.HC6  
All Rights Reserved.2000-2015  京ICP备05084865号
离线edelmann

发帖
2975
土币
53407
威望
76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8-23
第1种情况不太可能吧?注浆管差6、7m不到底?有这种可能吗? m8623D B"  
第2种情况,承压水头多高?如何能将水泥浆带走? _md=Q$9!m  
第3种情况,没有测试地下水的流动性,还说“水流流速应该不大”,也不能确定。 A?G IBjs  
-st7_3  
残积土的含泥量有多大?很小?如果是,“硬塑粉质粘土”应为隔水层,残积土层为承压水含水层。 Gamr6I"K  
个人认为,第3种的可能性较大。 q.Nweu!jQ  
但是,如果预知有含水层,护壁的泥浆要求就高,水下灌注混凝土的要求也不一样。 T ^A b!O  
灌注桩施工设计是按承压水层设计的吗? .I3?7  
,(a5@H$f  
个人浅见。
离线love36524

发帖
3160
土币
4687
威望
989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5-08-23
&PcyKpyd  
学习学习。。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离线cdddd

发帖
52523
土币
395506
威望
50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5-08-24
混凝土灌注桩基础缺陷及防治措施 G,&%VQ3P>  
  一人工挖孔桩: ,KW;2t*IQ@  
  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 "cho }X  
  原因:混凝土遭受孔内水的危害,引起砂浆稀释,砂石下沉,严重破坏混凝土的强度。 0Flu\w/+P  
  防治措施: uK*Nu^  
  1、对于孔内有地下水,水位低、水量小的桩孔,在浇捣时把混凝土拌均,水抽干,可以采用串筒迅速浇捣,但是在水位以下部分,必须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适当减少用水量并增加水泥用量等; xu%'GZ,o9  
  2、对于水位高、出水量大的桩孔,在水位下必须采用水下混凝土配合比与导管灌注法灌注,在水位之上,为了避免水下导管灌注通病──桩身上部混凝土强度低,则可采用简单串筒浇捣,但是水必须抽干,泥浆、浮浆要清除干净,两种不同方法施工的交接层,用插捣器穿过反复插捣。永安纺织厂剑杆车间出现4B桩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依照提供的上述防治措施,既确保了质量,又不影响施工进度,经动测检验,所有桩的混凝土质量都很好。 mkvvNm3  
  二钻孔灌注桩: )"@t6.  
  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 &!7+Yb(1  
  原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 {I%y;Aab8  
  防治措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地层,这种地层一般最好取芯检验,如不能孔孔取芯,要参照邻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一般钻进至微风化岩时,钻头不蹩钻,主动钻杆振动不很厉害,钻进声音感觉较好)、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q5 &Ci`  
  缩径(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WoL9V"]  
  原因:塑性土膨胀。 \hk/1/siyF  
  防治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O^{1RV3:,T  
  桩底沉渣量过大 g;F"7 ^sg  
  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c $;\i  
  防治措施: D>ai.T%n  
  1、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 U/MFhD(06  
  2、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 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 Dxx;v.$  
  钢筋笼上浮 [_DPxM=V  
  原因:1、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   _[Gb)/@mM  
  2、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V:K;] h*!  
  防治措施: e]W0xC-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 >POO-8Q  
  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 jThbeY[  
  在参加福州火电厂化学处理房桩基工程施工时,其中18号桩钢筋笼就出现上浮现象,是因为搅拌机操与灌注平台卷扬机的操作工人,在这根桩灌注时临时换人,两个主要岗位的工人操作不熟练,所拌的混凝土和易性差,提管的卷扬机不灵活,出现第一斗剪球时,混凝土下不去经反复活动敲击导管,混凝土才下注,又注了好几斗,就发现在灌注中钢筋笼自然上升,将导管上提离孔底合适高度,钢筋笼才彻底止住上浮。 V: p)m&y6  
  断桩与夹泥层 %j]ST D.E  
  原因: =(U/CI  
  1、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混凝土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混凝土,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混凝土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3VCqp13  
  2、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如果估算或测混凝土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混凝土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 oC dGQ7G}  
  3、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 i3V/`)iz  
  4、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 +Tak de%~  
  防治方法: vd~U@-C=R  
  1、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 f>iuHR*EXB  
  2、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a.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B.快速连续浇注,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 c;!g  
  3、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G\H q/4  
  4、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离线sanjiexian

发帖
31
土币
10177
威望
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8-24
1、先说说施工工艺的选择 $[e%&h@JR  
    根据场地地层条件:0-5m可塑-硬塑的粘土, _"f<Ol[!  
                     5-10m硬塑粘土, QWhp:] }  
                     10-14.7m硬塑粉质粘土, x`2pr  
                     14.7-15.4残积土, &-F"+v,+  
                     15.4-19.6m强风化玄武岩, mTd<2Hy  
                     19.6m以下为中风化玄武岩 MSB%{7'o  
    设计要求试桩采用600mm灌注桩,入岩0.6m,采用旋挖工艺。 Uz>Yn&{y6  
    实际上对于采用旋挖钻机成桩工艺穿透硬质岩石为玄武岩的地层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进入中风化玄武岩0.6米呢?对于这种地层可以采用冲击钻成孔。 @a;sV!S{  
2、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孔深后,采用清孔钻头清渣清孔后5小时后才进行砼灌注。 &t[|%c*D&  
这一点对于旋挖钻机成孔,孔底沉渣厚度较难控制,目前积累的工程经验表明,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时,应采用清孔钻头清孔,并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保证桩端承载力。采用清孔钻头5小时后,泥浆中悬浮的碎石屑和颗粒经过长时间的静止会发生离析沉淀下去。这就会出现楼主所说的采用钻芯法,试桩和锚桩均在13.6m或14.9m左右开始出现问题,上部混凝土完整,下部开始只有泥浆混碎石,发生掉钻,无法取芯,至桩底20.3m后可以取上来完整玄武岩。对于这种情况可在钢筋笼及导管下设完毕后,采用正循环或反循环进行二次清孔直至灌注混凝土。 `QLowna  
3、对于勘察报告中提到稳定地下水位在-5m左右,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  HD|sr{Z%  
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存在于强风化玄武岩中,量测的水位为5米是否有误,是否为上层滞水或采用泥浆护壁时泥浆的深度。如排除这两种情况,那承压水的水头差很大了。 M7 p8^NL  
1条评分土币+1
chnxgd 土币 +1 优秀文章,支持! 2015-09-02
离线cdddd

发帖
52523
土币
395506
威望
50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8-24
离线23d6

发帖
466
土币
3508
威望
248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8-28
1、初步判定导管未按规范下放到位,距孔底300mm左右。 a\Tr!Be,  
2、旋挖法施工的清孔底还是比较干净的, @eA %(C  
3、桩径600mm的入岩桩旋挖机械有点不合理。动力小的入岩困难,动力大的设备,钻杆直径500或500mm以上了。 9PWm@ Nlf  
QM7[O]@  
4、如果真的的承压水,而且水压大的话,实际施工中也有异常情况,“施工过程中,钻至残积土后,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具有承压性质。”这样的话设计就有问题, J1& A,Gb  
#Xj;f^}/  
综合判定导管长度不足。
23d6
离线hhwuzhiwei

发帖
64
土币
525
威望
2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8-28
回 23d6 的帖子
23d6:1、初步判定导管未按规范下放到位,距孔底300mm左右。 o|zrD~&$  
2、旋挖法施工的清孔底还是比较干净的, )nf=eU4|  
3、桩径600mm的入岩桩旋挖机械有点不合理。动力小的入岩困难,动力大的设备,钻杆直径500或500mm以上了。
4、如果真的的承压水,而且水压大的话,实际施工中也有异常情况,“施工过程 .. (2015-08-28 13:25)  1(#*'xR  
uW\@x4  
谢谢,你的判断很准确,设计上来说,600桩用260的旋挖钻机,提钻时负压很大,入岩很慢,成空时间长了之后,上部老黏土泡水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塌孔。 bIvJs9L  
承压水确实存在,上部为隔水层,下部为全强风化岩石,具有承压水的地层结构,试桩区附近勘察孔稳定水位为负4米左右,15分钟水位上升1米,这个我们实测过。 R=#q"9qz  
附近建筑采用冲孔泥浆循环的灌注桩,充盈系数尚达1.4,这里非要设计旋挖成孔,可想而知塌孔更严重。 Q#yu(  
另外形成这么严重问题,我怀疑是经过多次清孔后,泥浆过于粘稠,或者塌孔,影响导管下设,当时大意,没有测量导管长度。 v#FJ+  
也可能是承压水冲刷未初凝的混凝土,导致混凝土未胶结。 B,BOzpb(  
原因还在调查,好头疼。
离线了了派

发帖
12
土币
41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11-18
没遇到过,学习了。
离线hhwuzhiwei

发帖
64
土币
525
威望
2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6-07-17
最后认定是这样的,施工单位成孔后没有及时灌注,上部粘土浸泡后塌孔很严重,在连续清孔过程中,间距比较近的几根试桩和锚桩可能已经底部连通,且粘土形成的泥浆非常黏稠,灌注混凝土时,导管未下到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