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369阅读
  • 15回复

隧道分级开挖示意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sw001
 

发帖
416
土币
3167
威望
2506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23
隧道分级开挖示意图,如下图,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离线blazer

发帖
62
土币
54
威望
29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3-23
我也在做相关的工作,应该是考虑围岩变形释放部分应力以及时空效应的原则。拙见,望各位前辈指点
离线zbozhong

发帖
98
土币
22
威望
79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3-23
期待专家讲解!
离线zyljtsy

发帖
181
土币
4085
威望
60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3-23
       ?
我是传奇!
离线liuji2009

发帖
563
土币
4974
威望
28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23
    
柳季
离线rensiyong

发帖
1114
土币
297
威望
1066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3-23
这是单侧壁导坑法开挖,由于围岩的自稳能力比较差
一级建造师,零基础备考QQ群:189060434,欢迎您加入
离线lgc8760

发帖
2255
土币
82688
威望
839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3-23
楼主所发的图片是CRD分部开挖工法。采用此工法的主要特点,是考虑了地质较差,开挖扰动后容易产生地表下沉。为控制地表下沉和开挖扰动对掌子面的影响,故采用的一种工法。该法,还需要在洞内、地表设置观测点,以判断开挖洞室的影响程度而采用相关的工程措施。
离线37210

发帖
11
土币
60
威望
10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3-23
有没有详细的隧道开挖施工图片
离线windspeed

发帖
834
土币
169693117
威望
350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3-23
回 7楼(37210) 的帖子
很多《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书里都有!!
离线zdj38

发帖
242
土币
2971
威望
177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3-23
这是常见的工法,但控制拱顶变形相对侧导差些,根据不同的地点,和施工主要控制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离线zhaofu329

发帖
672
土币
2795
威望
171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3-24
这样开挖,洞室顶部拱圈较为对称,受力条件好,有利于围岩稳定;同时,从上到下开挖,也利于施工和支护工作进行,如果隧道断面较大,一次开挖成型,则支护施工难度增大,围岩短时间内失去支撑,变形较大,且对围岩稳定不利。采用此方法,应该是多因素考虑。
工程地质问题,先看清边界条件,定性把握在前,定量准确评价在后,一切问题的判断都离不开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离线emoo

发帖
794
土币
19021
威望
273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3-24
从单侧壁导坑法到CRD法,可见一斑,呵呵 /WMJ#IE  
/RemLJP F  
该法应为中隔壁法(CD)法,从图上粗略看,建议可与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比较论证使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