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0681阅读
  • 155回复

桩歪了影响承重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夭夭遥遥
发帖
68
土币
806
威望
93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9-11-17
小角度的偏差时可以处理的,角度若达楼主所说之角度,是只能报废的。
离线airplain

发帖
158
土币
284
威望
4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9-11-17
...偏了45度了,还能纠正么??这应该是废桩了吧。。。
离线有机硅

发帖
79
土币
2820
威望
51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9-11-23
这种情况很少,桩的倾斜度能达到45度,在我看来,如果这种桩承受上部荷载,那么沿它的纵深方向,受力会大大减小,而横向的受力会大大增加,这是不是考虑桩是不是能承受住纵向荷载,而是能不能承受住这么大荷载的剪切力。再说桩在受到上部荷载时,其沉降量是无法控制的,桩可能整体向下沉降,也可能只有桩上端绕底端向下旋转沉降,再有就会斜向下并且水平方向发生一定位移的变形,桩由于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弯矩,自然会被扭断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离线guoxh88

发帖
164
土币
195
威望
53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9-11-25
具体的在学习
不过要是倾斜45度
肯定报废
离线qinglai

发帖
407
土币
1168
威望
259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9-11-27
不但是废了,补桩都不易的
离线cigisnh

发帖
10
土币
1351
威望
11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9-11-27
如果倾斜过大,必须重新打
1条评分
土老帽 土币 +250 - 2009-11-27
离线美好525

发帖
104
土币
134
威望
76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9-11-30
实际上,桩打斜了是很寻常的事,一般来讲,大多数打斜的桩也不会斜很多,土老帽老师的意在引导我们去分析桩斜多少不会影响太多桩的竖向承载力,可以不用处理;斜多少就必须处理才能保证承载力保证安全。关于“斜桩是否处理”这个问题,我想可以通过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如果是群桩的话,可能还要看“斜桩”所处的位置,看是中心桩还是边缘桩。有的时候如果是中心桩,有的时候可能影响并不大,如果是边缘桩的话,考虑到偏心受压,最好还是进行补桩以保证安全。
1条评分
土老帽 土币 +500 - 2009-12-0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离线xtk7304

发帖
546
土币
11596
威望
236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9-12-06
偏差度超过规范的桩已经达不到设计要求,无法承受设计的上部荷载,端承桩主要是依靠桩端的支持力承载重力,桩斜以后也就失去了意义,除非在改桩的周围补桩,但也说明了施工过程中成桩质量控制还存在问题,加强施工管理
每天都是新的起点
离线jiegouyzd

发帖
242
土币
3043
威望
135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9-12-08
斜桩时可以受力的,这点必须明确。但前提是设计方应进行桩身强度补充验算。至于桩侧土阻力、桩端土破坏模式可能还需要岩土界做尽一布的验证工作
离线hillguy

发帖
231
土币
319
威望
69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9-12-08
也太夸线了,桩歪了45度,基本上是报废了,可以考虑补桩
离线x1871
发帖
466
土币
35
威望
51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09-12-09
如果Nmax为桩的极限竖向承载力,通常设计只用到50%Nmax,设为标准组合时荷载为N,桩歪8度时,对竖向Nmax只影响1-cos8=1-0.99=0.01=1%,但对桩有14%N的力垂直作用桩长方向于桩顶,桩本身的上部和下部受被动土压力,Ep1(上)+0.14N=Ep2(下),平衡即可。
如此时,不是一根桩的承台,或有拉梁拉结,桩顶位移再受限制,只要拉梁考虑这个0.14N就行。
如一承台下两桩斜的角度相近,方向相反,那更没事。    
离线simple1002

发帖
82
土币
72
威望
73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09-12-12
学习。。学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