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776阅读
  • 7回复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建议,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要注重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pl
 

发帖
313
土币
8
威望
433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5-30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灾后重建要注重规划。 ;JRs?1<='  
Vb'7>  
Bdu&V*0g  
//4Xq8y  
    周福霖说,四川地震后重建一定要注意规划,要保留好地震遗址,作为国家和人们的纪念。同时,要选好重建的地方,包括原地重建和搬迁异地重建,根据不同的地方区别对待。 u3o#{~E/#  
NZ3/5%We/  
$e /^u[~:  
gL3"Gg3  
    他说,此次地震断层带从北到南一长条,这条断层带周围5公里的地带都危险,是近断层,不适合重建。同时,有滑坡、泥石流、滚石、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地方,也不适合重建。 !0dNQ[$82  
&c*^VL\  
V,[d66H=N  
6HlePTf8  
    周福霖预计灾区完全重建起来需三个阶段,现阶段是要让所有的受灾百姓都能住上帐蓬,有个临时安置;第二阶段是各地援建的板房要尽快搭建好,板房都采用轻质材料,比较安全,可能要两三年时间;第三阶段是建造正规的房屋,有隔震技术的安全房屋,可能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Usta0Ag  
b?j< BvQ  
%bdjBa}  
?Sb8@S&J  
    周福霖建议,灾后重建应该应用新的、成熟的、有效的抗震减灾技术,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是隔震技术。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下方加装橡胶垫,一层橡胶加一层钢板,再加一层橡胶,再加钢板……如此多层,像“三明治”一样把建筑物与地面隔离,当地震发生时,让建筑在橡胶垫上滑动而减少震动,以柔克刚,既能隔震,又不影响承载力。 ? mhs$g>  
tu5*Qp\  
m{7(PHpw  
bl'z<S, '  
    周福霖还指出,历史上的大地震往往发生在中低烈度区,如汶川是7度设防,唐山是6度设防,但地震恰恰发生在汶川、唐山这些中低烈度区。 z1Ov|Q`  
51QRM32Y  
"kA*Vc#  
Q[d}J+l4{  
    周福霖说,能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设防只是满足规范要求,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讲,7度就不一定够了。像成都、汶川的房屋都是按7度来建的,但这次地震烈度达到了11度,房屋就很容易被震倒。 k{<,\J  
+d%L\^?F  
2条评分
bczsbczs 鲜花 +1 - 2008-05-30
bczsbczs 鲜花 +1 - 2008-05-30
离线wangweny
发帖
117
土币
506
威望
1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6-02
我认为避开是唯一出路,花过多的钱去搞防震不现实呀,概念设计很重要.
离线shenruyi
发帖
199
土币
20
威望
68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6-13
顶一下 支持周院士的意见
同分享  同进步
离线bczsbczs

发帖
86
土币
22
威望
24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7-26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 hwqbi "o  
                 
1条评分
washpl 鲜花 +1 - 2008-07-26
离线washpl

发帖
313
土币
8
威望
43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7-26
是啊,建筑场地的选址非常重要。
离线frankyuanzx

发帖
1554
土币
25120
威望
184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7-31
看过,很好
以文会友,以诚待人
离线ldsjoe

发帖
758
土币
274
威望
19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7-31
好东西,要顶
离线gsgecit

发帖
740
土币
4331
威望
86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8-01
楼主对政策确实很关注! 0&fl#]oC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