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1582阅读
  • 128回复

对桩基承载力设计的一点疑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8-26
to the more than 30M piles,the skin resistance and the tip resistance are added, %8 4<@f&n]  
but which is the first to work,the other is later,or both the two is toterating
1条评分
yuanlongbo 泥巴 +1 - 2007-08-26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twtw

发帖
607
土币
161
威望
9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08-26
纠正楼上的:skin resistance 一般的说法为shaft friction,tip resistance 多为end resistance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08-26
引用第0楼土老帽于2007-07-19 20:16发表的 对桩基承载力设计的一点疑问 : 4wBCs0NIm  
1、现行桩基规范,无论何种桩型,其承载力设计时的桩基承载力一般由桩侧和桩端土层提供反力几何累计而成,而这些参数是根据各土层的性状直接提供,根本未考虑桩基实际的工作状态。 E|5gKp-wJ  
2、无论你计算的是保守还是冒进,无论你如何符合规范的条款,桩基承载力验收基本以抽样试验来确定。 ga,yFw  
3、上次讨论的厚层粘性土层中长桩受力并不是各区段同期均匀受力工作,而是一般桩顶先工作,中间段次工作,底部桩侧土可能未进入工作;或者是桩端直接工作,桩侧根本无法工作等,这些现象说明,按以上条款设计桩基承载力与桩的实际工作状态相差是很大的,即使通过桩基验收的成品桩,也不一定与设计初衷相匹配。 Y@r#:BH )  
4、那为何要按第一条进行桩基承载力设计呢?这种设计有指导意义吗?
2cmqtlW"  
Kt^PL&A2  
土兄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桩基在不同的地层中工作的性能不太一样,我指的是使用性能或者说正常工作状态. V K NCK  
但是,规范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是极限状态.当位移足够大的时候,采用极限理论分析,即考虑桩侧和桩端同时发挥,还是可以理解的. 按照极限状态计算极限承载力,然后给予足够大的分相系数. Lv_6Mf(  
所以,我觉得规范公式计算极限承载力没有问题,但是计算使用状态承载力(位移较小)的确有问题.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08-26
承重桩要工作,必须由桩侧土及桩端土提供反力。对于摩擦桩来说,桩土之间必须产生相对位移或由发生位移的趋势,桩才能工作。若桩土之间无此位移趋势,则无桩基承载力发生。 Vl'=92t  
但为何群桩单一承台的沉降计算模式,假定桩土共同往下位移,同期同位移发生?然后自桩端以下的天然沉积土层中去寻压缩层下限,是否计算深度过大? =W4cWG?+  
变形计算缘何与承载力取值计算的理论依据为何不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mano

发帖
252
土币
8994
威望
3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7-08-27
土兄,这两个位移是不一样的!!! `Y[zF1$kz^  
W!Xgse3  
桩的承载力来自于桩侧土的摩擦力和桩尖土的承载力。由于桩和桩侧土的相对位移(非常小,而且基本上在施工的时候就完成了)或者相对位移势产生这种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总的荷载超过了这种桩侧土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产生了滑动,那便是破坏了。 5(F!* 6i>  
SMhT>dB  
记住那是“位移趋势”! LD6fi  
F(w>lWs;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一般桩的沉降达到1%的桩直径的时候,基本上就会达到最大的土的侧摩阻力。 S\ li<xl  
% ,X(GwX  
而计算群桩沉降的时候,分砂土和粘土两种: '2 )d9_ w  
<bid 6Q0|  
1)在砂土中:  沉降一般比较小,可以使用经验公式(基于SPT,承台形状,净基地压力); -p)HH@6a  
"90}H0(+  
2)在粘土中:一般采用浅基础的计算模式,也就是土兄很是怀疑的计算模式,应该是考虑在群桩作用下的下层土的沉降,此时的桩侧土(桩的间距之间土与桩粘连在一起)视为与群桩一起作用在下卧层上。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08-27
mano: '1mygplW  
不知你是否验算过桩基变形,不觉得桩基变形深度过深吗?如何确定桩基压缩层下限的?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mano

发帖
252
土币
8994
威望
3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8-28
You are right, it is for safety side. I did. It use the effect angle to define the depth of under layer.
离线liuph

发帖
1689
土币
9676
威望
49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8-28
向各位学习,增长见识。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8-28
不知焦五一老师的弦线模量对于桩基是如何适用的?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10-02
设计桩基承载力与桩的实际工作状态相差是很大的,即使通过桩基验收的成品桩,也不一定与设计初衷相匹配。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10-27
即使通过桩基验收的成品桩,也不一定与设计初衷相匹配。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ciedhzx

发帖
59
土币
258
威望
17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10-27
是吗?
引用楼主土老帽于2007-07-19 20:16发表的 对桩基承载力设计的一点疑问 : g"!B |  
1、现行桩基规范,无论何种桩型,其承载力设计时的桩基承载力一般由桩侧和桩端土层提供反力几何累计而成,而这些参数是根据各土层的性状直接提供,根本未考虑桩基实际的工作状态。 +uH1rF_&@  
2、无论你计算的是保守还是冒进,无论你如何符合规范的条款,桩基承载力验收基本以抽样试验来确定。 uo%zfi?  
3、上次讨论的厚层粘性土层中长桩受力并不是各区段同期均匀受力工作,而是一般桩顶先工作,中间段次工作,底部桩侧土可能未进入工作;或者是桩端直接工作,桩侧根本无法工作等,这些现象说明,按以上条款设计桩基承载力与桩的实际工作状态相差是很大的,即使通过桩基验收的成品桩,也不一定与设计初衷相匹配。 ru U|  
4、那为何要按第一条进行桩基承载力设计呢?这种设计有指导意义吗?
~vt8|OOo0  
3Y8%5/D5  
俺个人认为: *s/F4?*  
QTDI^ZeuF  
不论各个土层进入实际承载状态的先后顺序如何,桩基承载力达到极限时(或者说承载力失效,桩体开始位移加速时),如果每个土层的承载作用都在同时发挥,那么,按照规范做试验的结果就是有意义的。所以,是否按照第一条进行承载力设计,取决于桩基承载力达到极限时,是否存在不发挥作用的承载力因素,如果有,设计时应该弃之不用。
[ 此贴被ciedhzx在2007-10-27 18:44重新编辑 ]
囊式专业荷载箱 自平衡法技术支持 www.cied.com.cn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