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5642阅读
  • 103回复

[讨论]讨论一下粉土填筑的路基病害处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kigw

发帖
20
土币
572
威望
14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0-06-08
这个还得结合实验吧,不是所有的粉土都不能做路基的
岩土工程师
离线zhou800820

发帖
36
土币
-1459
威望
-317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0-06-09
粉土作为路基填料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含水量与压实度,最优含水量对于粘性土才有意义,说粉土不好压实是相当搞笑的。 U{6i5;F#H  
出现路基病害的原因是由于水的渗入或者水头差下导致颗粒流失+局部荷载作用下液化 mF7T=pl  
Xk8+  
所以粉土做路基填料1)必需包封,但土路肩等位置还是容易渗水2)掺灰,但一定要掺水泥 4Qh\3UL~  
nKPvAe(  
现在出现问题解决方法是1)避免水进一步渗入2)注浆或者挤密3)推倒重来 Hyx%FN=  
离线hiron

发帖
2023
土币
17046
威望
988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0-06-09
路过,学习下哈!!
离线小渔210

发帖
193
土币
530
威望
135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10-06-13
粉土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材料,但是我想处理起也不会很难得 =+@IpXj  
探索中
常应常静,常清净矣
离线hahee

发帖
252
土币
3032
威望
75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10-06-18
不好压实的原因多在于孔隙水无法排出,应该采取排水措施吖,排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情况选择
离线diary777

发帖
106
土币
1433
威望
62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10-06-18
向各位学习了
离线188728059

发帖
1466
土币
369
威望
832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10-06-20
城市建设 土地越来越宝贵,填土地基很多 ,可是这方面的资料太少了 望大家提供 wg?:jK  
离线qinccckencn

发帖
654
土币
809
威望
399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10-06-20
粉土的处理方法应结合含水水量及孔隙比进行治理
离线弥勒佛

发帖
149
土币
-4951
威望
-478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10-06-23
粉土处理有办法,矿物成分中原生矿物含量占一定比例,粘粒占一定比例,先用生石灰消化一下, Ai iOs?  
57+^T}/>  
可以达到分散的效果及部分若结合水分离,在使用固化剂或水泥,固化,碾实就可以了。留下QQ ?7:"D e  
\@4QG.3&  
号,可以交流一下。我们实施的案例很多。
探讨疑难杂症
离线鑫淼磊

发帖
644
土币
7037
威望
262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10-06-25
楼主提的是粉土路基已经建好,目前出现路基病害,我做过不少i这样的病害路基处理,采用化学灌浆效果不错,而且经济,工期很短,施工方便。施工时,先灌两侧路肩,即从外到内,隔孔施工。注意控制压力,防止坡面大量漏浆以及路面板被抬起。
岩土是各神圣职业
离线lx123888

发帖
2396
土币
283050
威望
726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10-06-27
 [摘 要]介绍固化液改良粉土室内试验的准备工作、配制小试件和确定配比的过程,通过试验确定固化液生料加入量为湿土重的3﹪,水泥加入量为湿土重的3﹪,交联剂加入量为0.9ml/100g,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8ml/100g,达到最佳效果。 {yVi/*;f^  
  [关键词]固化液 土质改良 室内试验 >tP/"4c  
   `-ENKr]  
  粉土由于没有粘聚力或粘聚力相当小,渗透系数比较小,不足以在第二次荷载施加之前把孔隙水压力全部消散掉,具有积累孔隙水压力并使强度完全丧失的内部条件,易发生震动液化。在我国的华东、西南、华北等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粉土,有很多铁路、公路穿越粉土地区,由于粉土的液化变形导致许多铁路、公路被破坏,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轻粉土地区的灾害,国内外学者对粉土进行了改性研究,对粉土病害的治理方法基本上是向粉土内灌注水泥浆、灰土封顶等,这些方法只适合于小范围的治理,不能适用于粉土地区的大面积使用,尤其是对高边坡、高路堤,无论是从出路方法上,还是从技术成本上均不合适。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固化材料,利用该固化材料改善粉土的性能,既便于机械化施工,又能够显著提高土体的强度及抗渗性能。  Mw'd<{  
  该固化液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土工聚合材料,液状,可溶于水,密度为1.1g/cm3,PH值为6.0~6.5,黏度为4.0厘泊,反应后形成不溶于水的凝胶体,它依靠材料中分子间的聚合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将土颗粒紧紧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改善粉土的基本性能,使粉土具半刚半柔特性,强度及抗渗性能显著提高。另外,利用该固化液改良后的粉土,在韧性方面的性能更是其他刚性材料所不能及的。在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它能伴随产生一定的形变而不发生脆性断裂,从而大大延长了改良后基床的使用寿命,并使基床封闭面的整体性能得到保证。 |hp_X>Uv'  
  P.P.T高分子聚合筑路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土工聚合材料,液状,可溶于水,反应后形成不溶于水的凝胶体,它依靠材料中分子间的聚合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将土颗粒紧紧连结成一个整体,改善天然土的基本性能,使土体具半刚半柔特性,强度及抗渗性能显著提高,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堤坝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内土体改良工程中。 ~n"V0!:'4  
   h"%6tpV-  
  (一)室内试验 mq'q@@:c  
   ; p\rgam  
  1.天然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粒度成分。 :Fj4YP"  
  (1)工程地质特性。试验用土样选自京广铁路K375+260处,依据《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测出该土样天然含水量14.87%,土粒比重2.78,最佳含水量15.5%,最大干密度1.66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53KPa;直剪强度指标C=45 KPaФ=23.5。 "P<~bw5   
  (2)粒度成分及成果分析。对土样进行筛分和比重计分析后,各种粒径颗粒百分含量见表1。 |Z 3POD"9  
   T_AZCl4d  
  从上表看出,该土粉粒0.05~0.005 mm含量占53.88%,粘粒小于0.005mm含量占17.35%,中细砂0.5~0.05mm含量占28.08%。粉粒含量大于砂粒,根据颗粒含量定名规定,应定名为粉质轻亚黏土,习惯上称作粉土。 NV9=~c x  
  2.选择配比。 9M01}  
  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配比的选定过程,主要根据天然土质的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固化液的渗入量,按照不同渗入量,分别做出相应的小试试件,然后通过测试小试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从中选定最合理的材料配比。 d2X#_(+d  
  (1)准备工作。取天然扰动土适量,并配成试验土样,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75%左右,按重量比再加入3%的水泥(根据试验情况看,矿渣水泥效果较好)搅匀待用。取小塑料桶一个,装入酸碱度为中性的饮用清水,然后根据固化液的配比,计算出原料及地材的数量,并顺序加入盛水的桶中,以木棒搅匀,待充分反应,沉淀半小时待用,取得固化液生料。分别取交联剂及催化剂,按照各自不同的浓度分别加水,充分溶解,配成水溶液,并分别装桶。注意催化剂配完后应立即封口,避免发生过度的氧化还原反应,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  |k 4+I  
  (2)配制小试试件。用天平称取试验土样200g,然后再用天平称取固化液生料,用移液管分别取交联剂及催化剂,逐个顺序加入,并逐个搅拌,形成固化液熟料。注意每种溶剂均应有专用的移液管,以防溶剂间彼此发生反应。最后,将固化液熟料加入土中,搅拌均匀,迅速灌入标准击实试验仪,按照土工试验方法进行标准击实,然后取出聚合土小试件自然养护一定时间。重复以上过程,制成不同配比的聚合土小试件,自然养护一定时间待测。
离线lx123888

发帖
2396
土币
283050
威望
726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10-06-27
(3)确定配比自然养护后,对制取的聚合土小试件及素土试件分别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3'&]v6|  
   2? !b!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编号6的小试件养护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理想,达到了420KPa,渗透系数极小,K=3.34×10-6cm/s,而且浸水不崩解,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选定此配比方案为施工用配合比。 8KoPaq   
   =~aJ]T}(  
  (二)结论 O4$: xjs  
   )SDGj;j+  
  (1)固化液生料加入量为湿土重的3%,水泥加入量为湿土重的3%,交联剂加入量为0.9ml/100g,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8ml/100g,按照此配比方案处理的粉土,效果最好。 ;#xhlR* ~  
  (2)用固化液改良后的土体,强度高,抗渗能力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害对基床土体的破坏。 R~Xl(O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