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960阅读
  • 4回复

[评论]水博:二评范晓的《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其灾害隐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jun
 

发帖
2013
土币
61781
威望
460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作者:水博 gh['T,  
关于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地质灾害威胁及隐患的看法 PQlG !  
BAx)R6kS;  
  范晓说“在中国西部这样的地质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象水电建设这样集中 $Vlfg51ob  
于高山峡谷中的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不可避免地会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这种灾 ~BaU2S@y  
害事件在西部的大坝建设与运行中可谓层出不穷。” Cx} Yp-  
|Gzd|$%Oq  
  的确,由水电施工引发的地质灾害确实不少,施工中的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 4Q,HhqV'  
水电施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出现了意外,确实会在施工中 AuX&  
引发地质灾害。但是,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客观地说很多地质条件很差的地区, \V+$2 :A  
正是由于水电开发的施工需要,对原来自然的边坡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反倒防止 NGd|7S[^+c  
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在现实当中后一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而前一种情况仅仅是 b^;19]/RW  
特殊的意外。 o.Mb~8Yu  
VQ$=F8ivG  
  不知道范晓先生是否知道,在没有水电施工的广大西南地区,每天都可能有 +d2+w1o^V  
更多、更严重的地质灾害发生。而且也可以说,在那些发生地质灾害的施工地区, 7"Zr:|$U  
即使不进行施工,也完全可能会自然地发生地质灾害。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水 DOw< XlvC  
电施工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很多原来自然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地质灾害,反而 >Czcs=(L.k  
被化解了。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根据。例如:范晓先生在本文中挖空心思,总结 &YmOXKf7  
出来这些年来云南澜沧江漫湾、四川岷江紫坪铺、云南澜沧江小湾和雅砻江锦屏 +[zrU`!@  
一级电站前期施工的公路修建中引发的地质灾害,似乎是灾害已经很多,后果也 Q4Hf!v]r  
很可怕。可是你没想一想,在还没有进行水电开发的怒江,去年一年就有上百起 LrsP4G  
的地质灾害发生,如果怒江也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通过正常合理的工程措施防 J3}^\k=p"  
止了其中的99起地质灾害,你范晓还是可以拿剩下来的那起地质灾害,来污蔑怒 #z6RzZu  
江的水电开发,造成了地质灾害。如果我们全面地比较水电开发与不开发情况下, UFyGp>/06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比例,到底是水电施工导致了灾害还是减少了灾害,难 |rq~.cA  
道结论还不明显吗? i/, G=yA  
!-|&  
  关于水电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诱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也没有范晓说的那么 @lc1Ipfk"  
可怕。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生一起由于水库诱发地震造成的垮坝事件。现在 T=ox;r  
很多学者都已经认识到,水库诱发地震对于减小原有地震灾害的积极作用。根据 O (tcu@vfl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专门研究水库地震的专家介绍,世界各国的记载并得到国内 w-HgC  
外地震、地质专家普遍承认的水库诱发地震约70~80起。绝大多数水库诱发地震 tV[?WA[xt  
的震级小于里氏5级,属于弱震或微震;较强的水库诱发地震不到总数的20%, k(3 s^B  
其中5.0~5.9级的中等强度地震仅为十几例, 6.0~6.5级强度地震仅6例。 *$1*\oCtz  
目前世界上已记录到的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为6.5级,1967年12月发生在印度柯 U-Fr[1I6p  
依纳水库。 @433?g`2b  
%$:js4  
  根据各国的记录,只有两例水库诱发地震对大坝局部地段造成损害,一个是 oB&s2~  
我国的新丰江水库(6.1级),一个是印度的柯依纳水库,坝址处地震强度均为8 W7O%.xP  
度;经抗震加固后,至今都在安全运行。也就是说,迄今为止,世界上从未发生 .Xg%><{~  
过因水库诱发地震而使大坝失事的实例。如果从全世界有几十万座水坝的现实来 @:oMlIw;  
看,这些地震的发生几率和所产生的后果,确实不值得范晓先生如此的故弄玄虚, #D .H2'_}  
大做文章。当然,如果范晓先生非要把其它原因造成的垮坝事件与地震连在一起, ^pKC0E[%  
那只能另当别论了。 RCND|X  
;TEZD70r  
  对于水库引发的滑坡,我们也应该有正确认识。从水库蓄水开始,由于侵蚀 RIC'JLWQ  
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开始了库岸形成的过程。大型水库的运行经 BYhPOg[  
验表明,库岸的形成正是冲蚀和堆积直接作用的结果,从地质、地球化学和生态 X. UN=lu  
过程角度分析,库岸可分为多种类型:以地球化学作用和冲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库 |2 g }i\  
岸为冲蚀—喀斯特型库岸;以生态作用和冲蚀作用结合情况下形成的库岸为冲蚀 ]W5s!T_  
一泥炭型库岸及其它类型的库岸;在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过程和堆积共同作用 *O$kF.3q  
下,形成泥沙三角洲库岸、淤泥盐岩型、漂浮泥炭型、贝壳泥炭型、贝壳石灰岩 H_o<!YxK  
型和芦苇植物型库岸;以崩塌、坍落、侵蚀、滑坡、流沙和剥蚀等形式表现的库 Oa$ ew'  
岸为冲蚀型库岸。 <*3wnpj_  
qusgX;)  
  其中,对于冲蚀型库岸,水库蓄、泄水是产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 l9qq;hhGP,  
在水库突然泄水时,由于原有的水位比较高,边坡在水中浸泡后土壤当中的空隙 3 ^{U:"N0  
水压力增加,而突然的泄水导致水位急剧下降,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变化, <$Q&n{  
而边坡外部的静水压力突然丧失,土体内外压力的不平衡常常容易导致边坡的失 DL2e 9  
稳和滑坡的发生。这种情况发生的前提,是需要边坡本身就具备产生滑坡的水文 e1[kgp   
和地质条件(形成冲蚀型库岸)。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即便没有水库的水位变化, R 7xV{o  
如果在强烈的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只要边坡的土壤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也有可能 4:nmo@K &~  
会造成同样孔隙水的压力加大,从而产生滑坡的现象。也就是说,库水位的变化, ;k (}~_  
可以引发类似强降雨一样的滑坡,也可以说,如果根本不具备产生滑坡的潜在的 [ }jSx]  
地质条件,水库水位变化也不可能造成滑坡,反之如果边坡本身就具备了滑坡 "P&|e|7  
(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在连续的强降雨,或者某些特殊情况 ~N>[7I"*  
下同样也可能会产生滑坡。(实际上,对于那些在天然状态下有可能是稳定的, AZI%KM[  
潜在的滑坡体,也完全可以在水电工程施工中,通过地勘工作充分了解其性状, v)%EG  
再通过控制水库运行的方式或采取排水措施或进行边坡加固的方法,解决这类的 &.K8c phj  
问题) 6 !+xf  
CImB,AXS  
  除此之外,水库的修建一般会降低原来的河水流速,从而大大减少河水对岸 E$ F)z  
边的冲刷和侵蚀。有时候流速的降低还会产生泥沙淤积现象,起到护岸、护坡的 KynQ <I/  
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建坝修水库的工程都应该会减少新的滑坡体的产生(当 K%2,z3ps  
然,在施工期开挖地基回填之前,应该特别注意施工期的边坡保护)。此外,在 w^A8ZT0^7  
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减少滑坡通常都要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护坡或者预应力锚 |uj1T=ZY  
索固定处理,以避免突然产生的滑坡破坏。对于那些不需处理的滑坡体,一般工 r\'3q '7p  
程也要采取监测手段,严密观测其发生滑坡的各种先兆,以便减少滑坡的破坏性。 wI#rAx7f-  
ky#<\K1}'  
  以三峡工程为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是滑坡、崩塌、泥石流。严 u17Da9@;  
重的地质灾害极大地危害着库区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1982年以来, nD MNaMYb  
库区两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重庆市云阳县 wZE[we^Q"  
规模较大、影响较严重的各类滑坡就有351处,每年频繁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 OAOG&6xu8  
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湖北巴东县在移民迁建过程中,新县城两次建在滑坡体 j<"0ym)A  
上,三次易址,三峡建设以前十年来,全县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4 FGy7KVR  
亿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不仅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破坏房屋、道路、 I]~xs0$4#  
供水供电管网、桥涵、码头等各类建筑物,毁坏耕地和植被,影响各项工程建设。 FT[wa-b  
有的滑坡快速入江造成涌浪,危及附近的船只和村镇,堵塞航道。如1985年 [<1i[\^  
新滩滑坡造成高达70米的过江涌浪,其上、下游各10公里的江段内96条船 o7DDL{iR/  
只沉没。 |>j=#2  
D7sw;{ns  
  工程施工前已查明在三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在三峡库 r1}7Q7-z  
区5300多公里岸线中,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440多公里,需 h'MX{Wm.  
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139公里。此外,移民新城镇迁建及公路等专业设施复建 ^ }U{O A  
过程中,高切坡和基础超深问题较为突出。初步统计共有高切坡1428处,部 :*0k:h6g  
分高切坡稳定性较差,需要实施工程治理。在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 e}(. u1  
蓄水前两年内,国家投入了40亿元用于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对影响135 !yoj ZG MB  
米水位的197处滑坡、81处塌岸防护工程以及奉节、巫山、巴东3个县城的 8ENAif   
高边坡、超深基础进行防治和处理。自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三峡 Q\m"n^XN  
库区已建立了专业监测点一百多个,群测群防点一千六百多个,库区地质灾害监 Af5In9WB5  
测预警网络已基本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其准确、可靠的预警预报为千 y?_tSnDK  
里库区撑起了一张“安全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库区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dbB2/RI  
bxrByu~|1  
  综上可见,水库产生滑坡的最根本条件不是取决于是否修建了水坝,而是取 g#Zb}^  
决于地质条件。如果没有产生滑坡(或者说潜在的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水 ,y:q]PR  
库的水位变化也不会引发滑坡。另一方面,建坝修水库后将会加强对滑坡体的监 MCz +l0  
测从而降低自然滑坡的破坏性,同时,建坝过程中的工程措施还会减少滑坡体的 {Y` 0}  
产生从而减少自然滑坡的发生。总之,笼统地说建水坝就会造成滑坡的评论是不 qW?^_  
全面的,在很多情况下,修建大坝、水库也会起到减少滑坡地质灾害的作用。 nFw&vR/q  
$`{}4,5M  
  但是,目前的一些反坝宣传,故意夸大水电工程的地质问题负面效应,使人 o1GWcxu*\  
们误认为建坝,修水库是造成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决定因素。一些 4w2V["?X1  
人错误地以为,只要不修水库就不会产生这些地质灾害。还有些人为了夸大地震 ""d3ownKhw  
对水坝的破坏性,故意歪曲事实地把一些惨痛垮坝事件和水库诱发地震混为一谈。 |I)Ms NF  
也有一些文章武断地把地质灾害的产生说成是建水坝的结果。比如:有文章认为 VF<{Qx*  
曼湾水电站的修建,造成了陡坡垦殖、滑坡和泥石流。而实际上,几乎与曼湾处 0EPF; Xx  
在同一地区现在还没有修建电站的怒江,这种情况比曼湾水库地区还要严重得多。 D;BFl(l  
仅就今年以来,怒江地区由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的地质灾害已经使几十人 `S;pn+5  
丧生。根据怒江州的统计资料,全州共49.2万人,其中有12.7万人必需要易地安 *Ty>-aS1  
置才有可能摆脱贫困;有4.4万人已经基本丧失生存条件,受泥石流、滑坡危及 |+suGqo  
生存的有2.3万人。当地政府和怒江人民盼望怒江修建水电站的重要原因之一, #uuwzE*M_  
就是能够通过水电工程解决怒江州的生态移民和贫困移民,使几万群众早日摆脱 k(u W( 6  
地质灾害的威胁。 %QwMB`x  
'9{H(DA  
  范晓先生关于“大坝以上的泥砂淤积,使河床抬高,引发、加剧洪灾”结论 JeWW~y`e?{  
不用说就是指三门峡。当社会各界对于三门峡工程进行深刻反思的时侯,经常有 ?#J~ X\5  
人把它归因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初期,人们对水坝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认识不 TD!QqLW  
足。事实上并非如此。水坝是人类文明逐步进化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界的抗争中, "O9uz$  
人们筑坝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的水坝建设技术是几千来工程实践的总结, 5IVASqYp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对水坝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早就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l]oGhM;  
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也离不开水坝的作用),已经成功地应用了上千 n; v8Vc'  
年。到20世纪初期,世界上已经建有成千上万座大中小型水坝,人们对水坝建设 ;,Lq*x2s  
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三门峡遭遇 rf1-E57#  
到一切,其根本原因不是水坝本身的问题,而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所造成的政治 BIw9@.99B-  
教训。 3zs~ Y3M?i  
;d?4phl -.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治理黄河水害,荷兰、英国、挪威 tnRq?  
的水利专家都明确指出黄河建坝仅能限于“削减洪水”;日本水利专家,也不敢 D2>=^WP6+  
不把“水库不排沙,寿命短”;“泥沙无法解决,全盘工程失败”说在三门峡工 W5J"#^kdF8  
程的前边,而强调“分期开发”。美国人的认识就更透彻:他们40年代提交给当 ?y ]3kU  
时中国政府的《治理黄河规划初步报告》中,根本否定在三门峡筑坝,建议将建 :S~XE  
坝地点改移到三门峡以下100公里的八里胡同。不少中国水利专家也对工程持有 8Vl!&j0s^  
不同意见。《中国水利》杂志编辑部对1957年6月10日至24日召开的“三门峡水 A' dt WD  
利枢纽讨论会”作了详尽记录。70名专家学者中,起码有温善章等十多人明确表 u^!-Z)W  
示了不同意360米高坝方案。可以说对于三门峡大坝今后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 &EA4`p  
出席会议的专家几乎都预见到了。然而,在那个全国人民一心“超英赶美”、说 VdVca1Z  
亩产几十万斤都没有人敢怀疑的年代,敢于公开怀疑“圣人出,黄河清”的人又 pOnZ7(  
有几个?最后,只有黄万里和温善章两人一直坚持他们的治黄建议。 +es.V /  
`A&64D  
  在泥沙问题上,三门峡工程的失败,主要表现在其原始设计的主要目的没有 rb`C:#j{J  
能够实现。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坝抬高水位后降低了流速,加速上游淤积, lYQcQ*-  
从而加剧了上游渭河地区的水灾。三门峡的决策失误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坝址 f{* G%  
选择,另一个就是运行方式。坝址选择的错误是无法简单地加以改变的,只能靠 5#QB&A>  
降低水库运行水位加以弥补(四十年以后修建的小浪底水库,也可以看成是对三 h %MPppCEa  
门峡坝址错误的彻底更正)。然而,对三门峡运行方式的调整,应该说是非常成 |Vd)7/LN  
功的。事实上,正是由于三门峡的失败,迫使我国水利工作者不得不对高含沙河 %S$P+B?  
流的水库运行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多次试验、改造之后,三门峡 R4@C>\c %m  
水库大大降低了水位,通过增加底孔排沙等一系列改造措施,摸索出一套适应高 r IS \#j  
含沙河流的“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为黄河,同时也为世界其他高含沙河流的 Bk?MF6  
大坝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在这种运行方式已经广泛地运用在国内外的高含 CFRo>G  
沙量河流上。 M#F;eK2pf  
}{j[  
  改造后的三门峡已经安全运行几十年,对黄河下游地区发挥了防洪、防凌、 MttVgNV  
发电、供水、灌溉等综合社会效益。客观地说,自解放以来黄河从未决口泛滥, ]C5JP~ #z  
三门峡水坝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没有三门峡,谁都难以保证几十年来黄河下 ?%oPWmj}  
游的安澜。因为黄河下游地区的社会城市化程度较高,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看, :rk]o*  
只要发生一次黄河决口,其损失恐怕远远大于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所有投入加上在 A6TNtXk  
上游淤积造成的全部损失。 JK[7&C-O  
XK(<N<Z@|e  
  关于三门峡水坝导致上游洪灾加剧的批评,我们也可以建议范晓先生从另一 l}:9)nXA{  
个方面来理解。有人批评埃及的阿斯旺大坝说“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 N9,n/t  
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大坝建成前, 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于河水的季节 ZVK;m1?'  
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 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 6 `X#<#_&  
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 Hr96sN.R   
作物不受干旱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 )|Y"^K%Jm  
充,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这种评论与批评三门峡造成渭河流域的洪灾加剧, Q\ro )r  
正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由于三门峡的修建,渭河流域边上的一些土地,确 Q8z>0ci3o  
实变成了古老的尼罗河边上的土地,某部队农场的同志告诉我,他们每年都在秋 O3Ks|%1  
季播种,第二年收割之后,土地就被河水淹没。周而复始,无需农药、施肥。因 3YA !2  
此,可以说渭河洪灾确实具有尼罗河洪灾一样的优越性。的确,事物都是辩证的, A/BL{ U}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对水坝的批评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要过于片面、 o6B!ikz 8  
绝对。阿斯旺和三门峡都是反坝人士们批评水坝罪恶的典型,然而,实际上反坝 ]%shs  
分子对阿斯旺大坝的批评和对三门峡批评恰恰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批评阿斯 Z{u*vUC&  
旺的理由可以用来表扬三门峡,而批评三门峡的理由,又可以赞美阿斯旺。只有 4i/TEHQ  
把阿斯旺和三门峡放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才能发现反坝理论逻辑上的可笑之处。 |iO2,99i  
S`"IM?  
  关于1983年安康水灾的原因分析,也是有争议的。如果仅仅是因为丹江口水 )0qXZ gs  
库的建成造成了淤积,导致了安康的大水,很多人提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安康 . +.Y`0  
的大水灾就不应该只在1983年发生一次。客观地说安康的大水灾主要是突降暴雨 *$(9,y\  
所至,完全把责任推到丹江口水库的修建上确实不够公平。在我国类似安康那样 -I\_v*nA  
的地形条件的河流还有很多,例如虎跳峡地区下游的陡峭的峡谷有几十公里长, mP3:Fc _G  
如果,在洪水季节里峡谷的任何一处发生地质灾害,完全可能在虎跳峡地区形成 MEq ()}7P  
一座天然的水库,造成类似安康那样的大水灾。 }{]{`\  
w;>]L.n  
  此外,范晓先生不必打出黄万里的旗号。黄万里教授确实具有知识分子实事 JGH9b!}-1  
求是,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的优秀品格,但是,就因此推断出 P%%Cd  
黄万里教授的学术主张就一定正确也是有问题的。实事求是地说在三门峡问题上 #l8CUg~Uj  
黄教授的贡献,确实应该排在温善章之后,黄教授的治黄方法至今仍然不能被现 nCXIWLw  
实所接受。此外,因为黄教授也不是神仙,如果他不掌握全面的资料,在技术问 2 B5kpmH:  
题上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关于长江泥沙问题的判断,黄万里的推测就与 }IEYH&4!  
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完全对立,根据现在三峡截流以后的实际观测资料 %DzS~5$G  
分析,确实是长委会的意见更接近实际。当然,这一点并不能说明黄万里教授的 GW.s\8w  
水平低,因为黄教授获得各种资料的途径根本无法和长科院相比。同时也说明科 @36^4E>h  
学是无止境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即便就是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未 <J?i+b  
必就一定能做出正确判断。然而,现在一些人对黄万里教授的吹捧确实有些过了 \*d@_oQ$  
头,已经带有了迷信成分。断章取义地利用黄万里教授的只言片语进行反坝宣传, ?Mji'ZW}  
实际上是对黄万里教授的歪曲、诬蔑。 >$HMZbsE  
0+cRUH9Ew  
  范晓先生关于“自1972年黄河出现断流以来,海水回逼,海岸后退,已减少 vEn12s(lj  
国土约100万公顷。”完全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胡乱猜疑。现在,距离当年做出这 =2->1<!x6<  
些预测的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事实已经证明了该预言是不正确的,现在我国 D[;6xJ  
的黄河河口不仅没有退缩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可惜,我们的范晓先生还是情有独 :~U1JAs$  
钟地重复着一切不利于水坝的各种预言,居然不知道根据所发生的事实,做出一 pEhWgCL  
些修正。关于水库建成后会减少下泄水流中的泥沙的情况是必然的。但是,这也  :jB(!XH  
并非就是坏事。例如;我国的小浪底水库就要依靠水库的淤积作用,换取下游黄 |$7!u DU8  
河的泥沙淤积程度推迟20年。同样道理,如果某个水库造成了河流泥沙含量的减 f85j?Jm  
少,不利于河口海岸线的稳定,也都不会是永久的现象。任何水库运行一定的时 y(6&90cr  
间之后,都会达到泥沙的冲淤平衡。也就是说,水库对海岸线的任何不利影响最 4?72TBl]  
终都会消失。在这一点上,范晓先生的论断,有些过于绝对。 nSgg'I(  
`I_%`15>  
  关于1975年8月,河南省水库的垮坝事件,确实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垮坝事故。 bpKMQrwd  
当时,在文革的浮夸风气下,大搞群众运动忽视了科学建坝,使得水坝的可靠性 lE=Q(QUr  
大大降低。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建坝史上的一个沉痛教训。然而,范晓先生至今还 (VwS 9:`  
是非要把河南板桥水库的垮坝,与“在中国西部这样的地质灾害高发区”,连在 6q6&N'We  
一起,我看还是另有企图的。其实,不管是在任何地区,只要垮坝都将会对灾害 !=q {1\#  
起到放大作用,这与西南地区的地质情况没有必然的关系。也可以这么说,不管 * C's7O{O  
在什么地区,水坝的设计都应该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因此,正因为西南地区的 X3X~`~bAD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较高,所以,在西南地区所建设的水坝,要比其他地区建坝, G0y%_"[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这才是我们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当然,意外事故的发生, P#rwYPww\  
也并非是能够绝对避免的。不过,现有的科学技术,已经足以让我们的水坝建设, wF3mQ_hv:@  
保持在公众可接受的安全范围之内,就如同飞机,汽车一样,现代技术都存在着 "wexG]R=5  
危险性增加的弊端,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停止发展的理由。人类的伟大之处, 1pO ;aG1O  
就在于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掌握科学技术,增加克服灾害、驾驭自然的能力。 AvP*p{we  
水坝建设也不例外。 u+th?KO`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离线铁道兵

发帖
3182
土币
0
威望
561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2-1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耐得住寂寞,拥得了繁华。
离线wuji-hao

发帖
347
土币
2218
威望
73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2-11
这三篇文作者太象个职业枪手!
离线songyun

发帖
93
土币
-941
威望
-211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4-18
学习一下,谢谢楼主,
离线jxfky

发帖
544
土币
3503
威望
149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09
水电建设界请的枪手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