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4641阅读
  • 11回复

[热点探讨]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校核桩长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lq2009
 

发帖
119
土币
1098
威望
315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1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目前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最简便、快速的普查手段。桩身完整性是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从此定义不难看出,对桩身完整性的评价,只有在整个设计桩长范围内讨论分析才符合实际。而校核桩长正是对是否在这个范围内的一种界定。问题是: mf[79:90^  
5d{Ggg{s  
    如何减少误差?误差达到多少比较符合方法的实际?这种误差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呢? |F {E4mg(o  
sZBO_](S  
    欢迎大家讨论。
坚持必有所获。
关注公众号:张工岩土,获取更多技术分享。
离线zndxshm
发帖
609
土币
1004
威望
489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1-05
低应变反射波法不能校核桩长
离线zndxshm
发帖
609
土币
1004
威望
489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1-05
以前可以,现在不行了!低应变主要是检测完整性的
离线zlq2009

发帖
119
土币
1098
威望
31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1-06
引用第2楼zndxshm于2009-11-05 18:06发表的 : i/B"d,=<  
以前可以,现在不行了!低应变主要是检测完整性的 e#{L ~3  
Zwl?*t\D  
d^>se'ya  
我是这样想的: qILr+zH  
1、如果不提“校核桩长”,那么“完整性评价”是怎么个“完整”法呢?无法回避。反之,也可以这样理解,进行桩身完整性评价实际上包含了“校核桩长”的内容。进一步说,这一点跟判断桩身缺陷“位置”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能够理解桩身缺陷位置的判断是有误差的,我觉得就能理解“校核桩长”的问题。
mAKi%)  
2、看低应变测桩发展,以前是被神话了。当初测桩市场遍地黄金,一说起低应变是“什么都能干”(主要是为了捡金子),尤其有一种说法:“我可以测出来你的桩少打了几厘米”,这种如此精致的说法估计一开始是为了吓唬一下施工单位,目的是不让他们偷懒,到后来测桩的自己都相信这是真的了,于是方法应用出现了危机。。。。。。再后来一些有识之士出现了,他们首先抡起了科学的大棒,把人们砸醒的砸醒了,砸晕的砸晕了,但方法本身也终于踏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一直在疑惑,一种方法到底如何应用才能符合实际呢?) 2V 'Tt3  
3、从规范看,JGJ/T93-95有“校核桩长”的提法,JGJ106-2003则没有突出方法本身在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只提出一个更有包含量的词“桩身完整性评价”。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进步,但并不矛盾。 vi|ASA{V  
jL>r*=K)%  
坚持必有所获。
关注公众号:张工岩土,获取更多技术分享。
离线zndxshm
发帖
609
土币
1004
威望
489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06
在哈大客运专线上,C15的CFG桩 波速达到4100,这是铁一院、中南大学等几家单位联合测出来的令人费解的波速。 L}+!<Ug  
怎么测?就是先测波速,再开完量桩长。

发帖
181
土币
5227
威望
-80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07
这个问题问的有水平!本人从事质监工作,和很多检测报告打交道,却没有关于桩长的结论,好贴,顶起! R_ }(p2  
望高人指教。
离线zlq2009

发帖
119
土币
1098
威望
31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08
引用第4楼zndxshm于2009-11-06 21:31发表的 : vDemY"wz  
在哈大客运专线上,C15的CFG桩 波速达到4100,这是铁一院、中南大学等几家单位联合测出来的令人费解的波速。 v1: 5 r  
怎么测?就是先测波速,再开完量桩长。 ,[x'S>N  
CA3.fu3(p  
q+z,{K  
看平时做低应变时最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桩底反射。这个意思实际上就是对桩长的一种校核。 3k=q>~& @  
6 ^p 6v   
如何校核(或者说:测)呢?有啥好招可以多多讨论啊。 &EMm<(.]a  
把“先测波速,再开完量桩长”反过来,即“开完量桩长测波速,再去测另外的桩”是个好办法,实行起来是有困难,但有条件时可以一试。也可以变通一下,比如CFG桩,切割下来的桩头部分如果够长度的话可以一测。 *{ .u\BL5  
e2;"> tp6?  
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出的桩身波速可能有地区、材料等因素区别。觉得,如何发现桩长问题和测试者经验有相当大的关系。由于该方法现在只能是“定性”结论,要准确发现桩长问题确实很难啊。
[ 此帖被zlq2009在2009-11-08 10:59重新编辑 ]
坚持必有所获。
关注公众号:张工岩土,获取更多技术分享。
离线zlq2009

发帖
119
土币
1098
威望
31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08
引用第5楼按时地方啊于2009-11-07 01:14发表的 : sO6+L #!  
这个问题问的有水平!本人从事质监工作,和很多检测报告打交道,却没有关于桩长的结论,好贴,顶起! "3Ec0U \s  
望高人指教。 ,"DkMK4%  
1y 6H2  
wLW!_D,/R  
6MZfoR  
“桩身完整性评价”中如果写明“桩身完整”或者有其他(而非桩长)缺陷的评价时,实际上对桩长也有了交待了,也即暗含着“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其他应用的方法)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桩长有问题”。 !I:6L7HdwB  
$)kIYM&  
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更好地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长校核?说白了就是:如果某场地桩少打多少,该方法才会发现呢?可能有地区、桩型、施工单位、测试经验等因素的区别。
坚持必有所获。
关注公众号:张工岩土,获取更多技术分享。
离线liuyinfanlwx

发帖
851
土币
1408
威望
216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1-08
用低应变测桩长只能是在桩身质量无缺陷的情况下测出的结果会接近近似值.当桩身出现断桩或严重缺陷时,反身出来的波形就不好判定桩的实际长度.所以检测人员开始测桩时都要问你施工桩长是多少.个人认为测桩长用低应变法有点理想化.
离线zlq2009

发帖
119
土币
1098
威望
31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1-11
引用第8楼liuyinfanlwx于2009-11-08 11:35发表的 : vaS/WEY  
用低应变测桩长只能是在桩身质量无缺陷的情况下测出的结果会接近近似值.当桩身出现断桩或严重缺陷时,反身出来的波形就不好判定桩的实际长度.所以检测人员开始测桩时都要问你施工桩长是多少.个人认为测桩长用低应变法有点理想化. 6xvyhg#B  
z'XFwk  
Sycs u_je  
?3k;Yg/  
这样表述呢:如果某个工地桩长存在问题,低应变法如何才能发现呢?如果发现不了,我觉得该方法也就不值一用了。
坚持必有所获。
关注公众号:张工岩土,获取更多技术分享。
离线zlq2009

发帖
119
土币
1098
威望
31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1-21
前两天验槽遇到一桩设计问个问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表中“桩长”一项填写的都是同一个数值:“设计桩长”,那么这个桩长到底有问题没?如果短50公分能测出来不?(该工程为CFG桩复合地基,检测做了静载和低应变)。 i*_T\_=  
pA&CBXio  
以前从没认真想过呢。第一问就不说了,对于第二问我回来后做了个表,如下: ^/h,C^/;  
Zx@/5!_n.  
实际桩长(m)    桩身波速(m/s)    由波速推算桩长(m)    短的长度与实际桩长之比(%) }YfM <  
10    4000    10    0 Lp`q[Z*  
    4100    9.76    2.4 lb{<}1YR0o  
    4200    9.52    4.8 F]:@?}8R  
    4300    9.3    7 WyF1Fw  
    4400    9.1    9 \=P+]9  
pdUrVmW"'  
由上如果假定设计与实际施打的桩长均为10米,假定波速为4000米/秒算是其真值的话,那么可以看出,当波速变化不大时(10%以内,以往经验波速变化10%也是可以接受的),其桩长变化虽说比例不大,但对工程影响来说应是相当的大了。 Yg3Vj=  
$DuX1T  
结论还是很让人震惊的。有什么别的说法吗?感觉有点痛苦,没有头绪。
坚持必有所获。
关注公众号:张工岩土,获取更多技术分享。
离线dongcy

发帖
3914
土币
8630
威望
2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3-11-27
低应变反射波法不能校核桩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